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电商资讯 查看内容
一汽奥迪携手抖音生活服务,官号直播“膨胀金”订单量破五万京东外卖四个月战绩:近200品牌销量破百万淘宝闪购500亿补贴撬动新增量 首周2318个非餐饮品类订单量翻倍韵达快递全系应用已完成鸿蒙化升级,打造智慧物流新范本杭州热到全国第一! 京东空调在浙江多地销量同比提升超过150%TikTok Shop在日本推出电商业务快手618购物节:全域经营驱动行业增长,成交破亿商品数同比增长475%复旦消费大数据:京东家电618占比超5成 小家电品类爆发式增长京东“电竞惊喜日”直播盛宴圆满落幕 电竞装备低至4折起引爆618京东《2025年企业办公采购趋势报告》发布 企业办公采购正经历重大变革抖音助力非遗文旅消费,泉州、汕头、揭阳成网友最爱去的非遗小城羊毛党618薅出新高度 用“京补合约”83元拿下iPhone 16 Pro抖音商城618超值狂补日来了,百大爆款好物限时加倍补天猫618第二波现货今晚开售,88VIP专享多重福利京东超市与飞熊领鲜达成战略合作 开辟国际肉类品牌在华销售新渠道武汉流星汇聚:挂牌上股交新四板,卓越实力引领,助力客户共创辉煌业绩京东心动购物季买Apple享超值加购 AppleCare+服务限时降至85折5月13日京东服饰美妆心动购物季全面开启 每满200减30、现货开卖不用等奢品特卖有多火:唯品会1.6折Coach被疯抢 高性价比成核心要素京东心动购物季活动火热来袭 用“京补合约”购手机低至9元

烧钱10年,中国互联网稳了吗?

2021-06-22 15:24:43 来自: 科技新发现康斯坦丁

从2011年到2021年,是iPhone的黄金十年,也是中国互联网创业的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们见证了手机、网约车、外卖、电子支付、短视频的野蛮生长,催生出包括小米、滴滴、抖音、摩拜等响当当的品牌。在每一轮的创业中,不但业内人士,就连普通消费者都能感觉到一种“急于挤出瓶”的癫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疯狂烧钱。任何领域的创业,如果没有先烧掉10个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创业者:先有小米1售价1999元,雷布斯发誓永远不靠硬件赚钱;接着网约车烧钱补贴,曾几何时,全中国人民出行仅需1元;再有就是电子支付的红包雨,一晚上动辄上亿元...如此血腥的场面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十年之久。消费者最直接的感受是:生活越来越方便了,但烧钱没给自己太多好处。至于说,创业者,尤其是失败的创业者,烧钱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新的十年开始了,全社会都希望中国互联网能更健康地发展。烧钱虽然一时爽,但却是中小企业的火葬场,况且,前期烧掉的钱,势必会转嫁到后期的产品价格中,比如共享充电宝、电单车烧钱的时候,出行都只需要1元钱,或者免费;但现在清清楚楚地算起来,价格翻了10倍都不止。如果再烧10年的钱,对中国社会资源也是非常浪费。

营销广告,互联网烧钱都有什么套路?

十年之前,也就是2010年之前,中国的投资机构只有500家,大家更喜欢把钱存在银行里,或者做保守的生意。但在2010年之后,互联网行业涌现出大量的梦想家,如雷军、王兴、张一鸣,甚至是贾跃亭等等,他们有雄心壮志且颇有韬略,开创烧钱的先河。于是,投资机构快速蔓延,目前已经成长到4000多家,大量的热钱开始涌入。都说时势造英雄,互联网烧钱的事儿,又何尝不是英雄造时势呢?烧钱,也是把钱变活的过程。

当然,这些梦想家都是聪明人,不会白白地把钱烧掉,即便他们“看上去”很心疼。其实,互联网烧钱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新型的广告营销。此前,企业一般会邀请明星做代言,然后向其支付天文数字的代言费,但这种模式并不保险,不能直接获取客户。毕竟,消费者没有参与感,甚至看到这些广告就很烦;相比之下,烧钱模式就比较有优势,梦想家们把天文数字的代言费分割成几亿份,普通人会为了这一小份,而抢上一整天的红包,同时,会忍受繁琐的流程完成注册。重要的几回烧钱,都是相同的配方:

最早的烧钱者是雷军,小米1的售价仅为1999元,雷布斯说:永远不赚硬件的钱。但小米的硬件成本始终是个谜,他们曾利用“情怀”,要求粉丝先交预付款,然后,拿预付款支付给富士康,令其购买物料、设备、招募工人,有点儿空手套白狼的高级感。

相比于雷军,滴滴和快的补贴大战,更显血雨腥风。马化腾在谈到本次的烧钱大战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坦言有点儿冲动,但谁也不能先停手,后来两家一起停手且最终合并。烧钱的具体过程就是“补贴”消费者出行,大概就是每单享受13元到15元的减免。在如此诱惑之下,司机和乘客快速注册滴滴和快的,使得其用户数量瞬间暴涨。粗算下来,打车软件获取一位客户的成本仅有1元不到,是个非常优秀的数字。更容易被忽略的是,消费者和司机即便是赚取补贴,也不会马上把钱提现,甚至向其中存入更多的钱。说直白点,动辄20亿的补贴,虽然从归属权上属于消费者和乘客,但实际上还存在微信和支付宝里,是腾讯和阿里巴巴“可利用”的资金。烧了等于没烧,或者说当资本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归属权并不重要,“使用权”才是王道。

随后的共享经济用同样的套路开始烧钱,而且又发明出“押金模式”,他们烧的钱以及日常的运营费用,基本来自于用户的押金,而当他们倒闭之后,似乎又不用向用户交代。小黄车就那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退押金的日程已经排到2050年。

停止烧钱,互联网企业如何钱花在刀刃上?

过去十年,是最好的时代,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比如滴滴、外卖、抖音、共享单车等行业,都实实在在地优化着百姓生活,同时,创造了大量就业;过去十年,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悲伤地承认:十年烧掉6.6万亿的钱,只不过是于商业模式上创新。大家赚钱的思路是让钱流动起来,从中抽成、雁过拔毛,于整个社会财富来看,并没有什么亮眼的好处。况且,长期烧钱,已经造成巨大的浪费,包括资本浪费、精力浪费、文化浪费、政策浪费。总之,烧钱带来的风气并不好。

新的十年开始之后,大家都盼望着中国互联网能停止烧钱,稳稳地做一些生意。好在,国家力量也正在关注,只一部清醒的《垄断法》就能最大限度地遏制补贴。

大家不做恶意竞争,创业公司也不需要太多融资,也就烧不了太多钱,最起码,单轮融资几十亿美金的事情,估计不会再发生了。此外,相关部门已经有点儿厌倦,甚至反感巨头们利用资本来“胁迫老百姓”的商业模式,蚂蚁金服、社区团购被规范,就是最好的证明。平心而论,中国互联网现在不缺钱,缺的是耐心、勇气和格局。笔者之所以这么讲,就是想说:国外的科技巨头都拥有“宇宙”一般的格局,把视野都瞄准在太空,比如Google和亚马逊、Space X等等;还有生来就想改变世界,把“优质通信”视作人类最基本的权利,持续创新技术来实现企业核心价值观,比如高通、苹果和甲骨文。

相信中国互联网烧钱十年之后,早已感觉倦怠,更相信大家在未来花钱会更加理性,包括芯片、汽车、无人驾驶、新能源开发、新材料合成等等,都将吸引更多资本。(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