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零的突破!我国成功培育早粳水稻新品种 亩产千斤以上

2021-07-25 17:18:23 来自: 快科技

日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宣布,早粳水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现场会于7月19日在江西省上高县举行。

该团队以优异稻米品质基因为主线,结合高产及理想株型基因等,运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的理念和技术,选择最佳亲本,通过杂交选择,最终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寒和抗穗发芽的全新“中科发”早粳新品种。

新品种在机插秧、人工插秧、直播和抛秧等4种栽培模式下均表现优异,尤其是在苗期抗冷、抗旱、成熟期抗穗发芽等农艺性状中表现突出,且外观品质优、味道好,丰收在即。

测产显示,人工抛秧种植,实收水稻稻谷亩产为530.31公斤;机插秧种植,实收水稻稻谷亩产为613.73公斤,两者平均亩产为567.64公斤。

据介绍,该研究中,“中科发早粳1号”实现了我国早粳品种“零的突破”,提升了早稻米的品质。这一早粳新品种属于早稻中迟熟类型品种。

2020年在江西高安县和浙江永康市的早稻品比及多点试验中,平均株高90厘米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超110粒左右,结实率可达85%以上,千粒重26克左右,平均亩产在500公斤以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表示:“将早籼稻品种改为早粳稻品种,可以将优质新米提前两至三个月上市,为我国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张晴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