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电商资讯 查看内容
一汽奥迪携手抖音生活服务,官号直播“膨胀金”订单量破五万京东外卖四个月战绩:近200品牌销量破百万淘宝闪购500亿补贴撬动新增量 首周2318个非餐饮品类订单量翻倍韵达快递全系应用已完成鸿蒙化升级,打造智慧物流新范本杭州热到全国第一! 京东空调在浙江多地销量同比提升超过150%TikTok Shop在日本推出电商业务快手618购物节:全域经营驱动行业增长,成交破亿商品数同比增长475%复旦消费大数据:京东家电618占比超5成 小家电品类爆发式增长京东“电竞惊喜日”直播盛宴圆满落幕 电竞装备低至4折起引爆618京东《2025年企业办公采购趋势报告》发布 企业办公采购正经历重大变革抖音助力非遗文旅消费,泉州、汕头、揭阳成网友最爱去的非遗小城羊毛党618薅出新高度 用“京补合约”83元拿下iPhone 16 Pro抖音商城618超值狂补日来了,百大爆款好物限时加倍补天猫618第二波现货今晚开售,88VIP专享多重福利京东超市与飞熊领鲜达成战略合作 开辟国际肉类品牌在华销售新渠道武汉流星汇聚:挂牌上股交新四板,卓越实力引领,助力客户共创辉煌业绩京东心动购物季买Apple享超值加购 AppleCare+服务限时降至85折5月13日京东服饰美妆心动购物季全面开启 每满200减30、现货开卖不用等奢品特卖有多火:唯品会1.6折Coach被疯抢 高性价比成核心要素京东心动购物季活动火热来袭 用“京补合约”购手机低至9元

焦点分析丨拼多多距离“第二大电商”只差临门一脚,但这一步没那么好走

2018-11-22 09:32:00 来自: 搜狐网

文丨彭倩、曹倩

编辑 | 韩洪刚

很多年里,大家都习惯了“阿里第一,京东第二”的说法,但改变来得比所有人想得都快一点。

截至发稿前,京东的市值为294亿美元,而拼多多的市值为261亿美元,二者相差仅为33亿美元。

倘若说股价有所波动,但拼多多交出的成绩单也让京东更显黯然。

从三季度业绩报表来看,拼多多收入同比增长697%,远超彭博分析师预期;年GMV同比增长386%至3448亿人民币。根据见智模型测算,拼多多Q3 GMV应为1185亿元,环比增43%,同比231%。

阿里和京东最新一季的GMV增速都徘徊在30%左右,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至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70539亿元,同比增长25.5%。对比陷入增长瓶颈的阿里、京东,以及线上消费疲软的宏观背景,拼多多可谓一枝独秀。

以微信生态作为用户裂变武器的拼多多,一直被看做腾讯遏制阿里最尖锐的前锋之一,业内甚至有“拼多多是十年前的淘宝”这一说法。但随着淘宝、拼多多各自占领城池,隔岸观火的京东,却成了城门失火后被殃及的池子里的“鱼”。

早拼多多一天发布财报的京东,多项指标对比拼多多后,都呈现出明显的劣势:营收未达市场预期,3.052亿的年活跃用户还出现了环比下降,超800万活跃用户在该季度流失。而同一时期,拼多多的活跃买家已经达到了3.855亿,较上季新增4200万。

对比连续10个季度盈利的京东,拼多多7.9亿元人民币的经营亏损最终瑕不遮瑜,财报发布当晚即股价暴涨,盘中一度触及20.63%,最终收涨16.63%,市值达到256.3亿美元。与此同时,京东股价却收跌7.67%,市值281.9亿美元。

京东难掩增长之困,拼多多却连续两个季度给了投资人更多信心,而今二者的差距只剩下33亿美元。这让人不禁猜测,这道若隐若现的门槛,拼多多究竟会在什么时候迈过?是否有那么一天,京东会输给拼多多?

可能比设想里要迟一些。

争来不少一二线用户,但用户购买力还不够高

拼多多在当季财报中多次强调自己的用户构成:

  1. 与手机淘宝、京东的重合用户数分别达到了9580万和6351万。
  2. 一二线城市用户增长明显,目前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接近50%。

可以看出,以“五环外”人群为消费主力军的拼多多,某种程度上想要摆脱用户群低端的刻板印象,但接近50%的用户占比,更多的是绝对数值上的增加。

某业内人士向36氪表示,一线用户买1件和五线用户买5件差别还是很大,看似与淘宝京东用户重合,其实还是有各自的战场,拼多多的战场依然是低线低消费人群。

这似乎暗示了拼多多用户购买力的不足。简单做个计算:

  • 拼多多Q3 2.31亿的季度平均月活用户,共产生了1185亿的GMV,平均每个月活用户每季度消费513元,每年就是2052元;
  • 在京东2017年的全年财报中,2.90亿年月活用户共计产生12945亿的GMV,平均下来每人每年消费4464元。

可以看出,拼多多用户的购买力与京东差了一倍还要多。产生差距的原因是,拼多多的活跃买家在品类的消费上主要集中于日化用品、水果这些频次高、价格低的品类上。而3C等品类以及更高端的品类上单价则高很多,京东的用户画像男性居多、收入较高、消费目的性较强,在这些品类上会产生大量强势消费。

这就显露出一个问题:如果拼多多用户的购买力无法得到提升,只是一味地扩张用户,那赶超京东还是有很大难度。假使某年后,拼多多的用户渗透能达到淘宝的5亿,购买力也只是刚好赶上京东,但拼多多还要面对电商行业天花板不高的局面,5亿用户的那一天会到来吗?

优化供应链初见成效,但仍需更多时间和金钱

拼多多有成为第二大电商的潜力,但光有GMV的增长和流量是不够的。

所有商业模式的发展都需要同时驱动产品端和生产端。对产品端而言是获取流量,这个动作拼多多已经完成的很好。而对生产端而言则是优化供应链,这个部分则是拼多多的软肋。供应链体系支撑着客户的满意度,客户满意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平台的生死。对拼多多而言,将供应链优化提升到公司战略层面,也是投资未来,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

基于此项需求,拼多多正不断投入加大研发投入。

财报显示,平台Q3的研发费用增加至3.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8倍,较上季度环比增长80%,研发投入占比也上升至9.8%。而研发费用中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品牌供应链(生产端)的升级,例如积极研发打假技术。例如平台进一步开发山寨品牌关键词自动拓展技术和联想屏蔽技术、图片文字视频识别技术。而在产品端,拼多多也在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加大投入,优化升级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

虽然研发费用大幅增长,但与京东相比,负担还是轻了很多。京东也在供应链的技术研发投入上持续加码,财报显示,京东本季度在物流方面投入78亿元,同比增21.8%。此外,不同于拼多多侧重上游品牌(商家端、工厂端等)供应链的改造,而京东主要侧重于供应链后端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相比于拼多多在打假上的投入,这是一场成本更高、更加漫长的马拉松赛跑。

黄峥认为,技术的不断投入对打假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电话会议上,黄峥还正面回应平台“打假”成果。他表示上市后,拼多多共计被媒体和公众点名涉及的山寨和傍名牌现象的品牌共计50余个,对其中平台确实出现了的30多个涉及假货和傍名牌的产品。目前平台已全部完成清理工作。

接下来,拼多多方面称,平台将持续大幅增加技术投入,增强研发能力。黄峥还将亲自上阵推动拼多多与全球知名科研机构的合作,以提升公司在分布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能力。可以预见,拼多多接下来的研发投入占比还将不断上升。

2017年Q1到2018年Q3 拼多多技术研发投入增长趋势图,来自拼多多官方

花钱到位还不够,拼多多还在品牌供应链上进行布局。

虽然网易严选与拼多多合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君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