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如何创造20亿用户神话:数据科学+移情理解
在舒尔茨加盟后不久,Facebook便遭遇一项巨大挑战——用户量似乎达到峰值,无力突破。舒尔茨说:“所有人都一度认为‘我们将拥有数十亿用户,我们将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使用这个网站’。但在达到7000万用户时,我们的前进脚步停止了。在此之后,所有人开始恐慌,担心能否突破1亿人。” 面对这项挑战,扎克伯格命令Facebook高管查玛斯·帕里哈比蒂亚组建一个团队,专门负责扩大Facebook用户群。这是一项综合性任务,不仅涉及营销,同时还涉及技术、设计和其它领域。帕里哈比蒂亚2011年离开Facebook,做起了风投,现在是金州勇士队的老板。但他打造的增长引擎始终稳健运转,帮助Facebook征服更多网民。 在制定增长战略,将目标锁定为1亿用户时,帕里哈比蒂亚的团队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认为是一个重大机遇,但能否征服国际市场取决于说不同语言的网民能否顺利使用这项服务。Facebook并未像MySpace那样,系统性地分析和研究其它广泛使用的语言——在最初的英文版后相继推出了法语、意大利语、德语、西班牙语版本——而是开发了“志愿翻译”这项功能,让Facebook用户将内容翻译成新语言。借助于这项功能,即使晦涩难懂的方言也不对Facebook的使用构成障碍,确保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因为语言障碍而放弃Facebook。从某种程度上说,翻译志愿者对翻译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超过某些付费专家。 奥利文表示:“他们的翻译很棒,超过专业翻译人员,因为这个群体非常了解这个产品。Facebook的一些概念很难翻译,例如标记他/她。你怎么翻译?还有,戳他/她或者在他/她的涂鸦墙上留言,又该怎么翻译?在此过程中,Facebook用户回答了这些问题,最终将这项服务翻译成100多种语言。” 数据移情双管齐下 最初,Facebook的注册流程会点击离开主页,涉及到可填满5个屏幕的字段。后来,Facebook将其缩减到7个字段,并直接放置到主页,这样用户就不会漏掉它,也可以快速完成注册。注册之后,新用户就能够查找和添加好友,马上发现Facebook的巨大价值。此外,主页上还有一个链接,链接到布莱克·罗斯开发的通讯录导入功能。罗斯是火狐浏览器的打造者之一,当时也是Facebook增长团队的一员。 在这些举措中,任何一项都称不上神来之笔,但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合力,却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舒尔茨表示:“这是一次规模庞大的最佳实践。”通过这些努力以及其它举措,Facebook用户再度增长,2008年8月达到1亿。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